中华人民共和国节日与公众假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日与公众假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系列

人口

普查

分布

民族

少数民族

密度

生育率

流动人口

民工

性少数

残疾人

社会

语言

教育

人权

法治

医疗

住房

旅游

环境

审查制度

户籍制度

贫富差距

社会信用体系

文化

文学

艺术

电影

音乐

媒体

宗教

电视广播

互联网

节日

性文化

体育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节日包括农历传统节日、公历节日、纪念日与少数民族节日,另外还有主题节日、行业性节日,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为规范全民节日休假的最高行政法规,主题节日、行业性节日的设置,由法律规定或国务院批准。目前,中国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3天[1],一般通过调整邻近双休日方式,形成连休的“黄金周”或三至五天的“小长假”。国务院办公厅于每年下半年发布通知,对来年节假日的放假调休日期作出具体安排。

历史[编辑]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节假日最初由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规定,全国法定节假日为新年、春节、劳动节和国庆纪念日,共计7天。1999年,国务院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庆纪念日改称国庆节,劳动节、国庆节的假期均改为3天,共计10天。2007年,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将春节假期由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调整为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新增为法定节假日,劳动节假期改为1天,共计11天。2013年,国务院第三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3],将春节假期恢复为正月初一、初二、初三。2024年,国务院第四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假期增加一天变为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将劳动节假期变为5月1日、2日共2天。全年假期天数从11天增加至13天。[1][4]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全体公民放假节日的变迁

节日

1949年版

1999年版

2007年版

2013年版

2024年版[5]

备注

放假天数

假日日期

放假天数

假日日期

放假天数

假日日期

放假天数

假日日期

放假天数

假日日期

新年

1天

公历1月1日

1天

公历1月1日

1天

公历1月1日

1天

公历1月1日

1天

公历1月1日

办法中公历日期并未缀以“公历”二字,下同

春节

3天

夏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日

3天

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天

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3天

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4天

农历除夕、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1949年版曾称农历为“夏历”

劳动节

1天

公历5月1日

公历5月1日、2日、3日

1天

公历5月1日

1天

公历5月1日

2天

公历5月1日、公历5月2日

清明节

不适用

农历清明当日

农历清明当日

1天

农历清明当日

清明节为太阳位于黄经15°时的日期,在公历4月4日、5日或6日

端午节

不适用

农历端午当日

农历端午当日

农历端午当日

端午节固定为农历五月初五,但办法中称“农历端午当日”

中秋节

不适用

农历中秋当日

农历中秋当日

农历中秋当日

中秋节固定为农历八月十五日,但办法中称“农历中秋当日”

国庆节

2天

10月1日、2日

3天

公历10月1日、2日、3日

3天

公历10月1日、2日、3日

3天

公历10月1日、2日、3日

3天

公历10月1日、2日、3日

1949年版曾称国庆节为“国庆纪念日”

合计天数

7天

10天

11天

13天

法定节假日天数变化情况

时间段

天数

法定节假日

1950年-1999年9月17日

7天

元旦1天、春节假期3天、劳动节1天、国庆节假期2天

1999年9月18日-2007年12月13日

10天

元旦1天、春节假期3天、劳动节假期3天、国庆节假期3天

2007年12月14日-2024年12月31日

11天

元旦1天、春节假期3天、劳动节假期1天、国庆节假期3天、清明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

2025年1月1日起

13天

元旦1天、春节假期4天、劳动节假期2天、国庆节假期3天、清明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六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1999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订后,当年国庆节三天假期加上借调节日前后的两对双休日,形成了长达七天的长假期,成为中国史上首个“黄金周”假期。此后,放假3天的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均采取类似操作,形成每年三个“黄金周”假期。直至2007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次修订,2008年起,春节“黄金周”由正月初一至初七调整至除夕至正月初六,五一劳动节“黄金周”因假期缩短而取消,其他放假1天的节日则与邻近双休日通过调休的方式形成三天的“小长假”。2013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三次修订后,2014年的春节“黄金周”再次调整为正月初一至初七。

2013年11月27日零时,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公布3个法定节假日调休备选方案[6],面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现时使用的法定节假日调休方案以方案三为主。

方案一: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国庆节放假3天,不调休,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3日,逢周末顺延。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末时周一补休。

方案二: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国庆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5天长假,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5日。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节假日逢周三时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二、周四时,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3天小长假;逢周六、周日时周一补休。

方案三: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国庆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7日。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节假日逢周三时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二、周四时,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3天小长假;逢周六、周日时周一补休。

2015年起,春节假期恢复为除夕至正月初六。2018年劳动节为2013年调休方案征求意见后首次劳动节逢周三,在2018年12月6日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9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7]中原定劳动节5月1日休一天,但到了2019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2019年劳动节假期安排的通知》[8],劳动节假期再次通过借调节日前后的双休日方式调休为四天,打破“逢周三时不调休”的惯例,自此形成“休四补二”的4天假期或“休五补二”的5天假期。2024年的春节假期调整为正月初一至初八,原除夕假期调至正月初七,与周末顺连形成八天长假,并鼓励各单位安排除夕休假,此举引起不少争议。

2024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次修订后,自2025年起,除夕增加为固定假期,劳动节假期由一天增加为两天,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中明确提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次修订后的放假调休原则,除个别特殊情形外,春节自农历除夕起放假调休8天,国庆节自10月1日起放假调休7天,劳动节放假调休5天,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分别放假调休或连休3天(如逢周三则只在当日放假)[9]。

2004年10月1日,国庆节放假时的北京北海公园

2025年之后法定节日休假时段可能规律

节日

法定天数

调休休假时段

调休后天数

春节

4天

一般为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七,节前第一个周六(或周日)和节后第一个周六(或周日)调整为工作日

除夕逢周五时,与周末顺连,可连续放假九天

8天(或9天)

国庆节

3天

一般为公历10月1日至7日,节前第一个周六(或周日)和节后第一个周六(或周日)调整为工作日

如假期内逢中秋节,则合并放假八天

7天(或8天)

劳动节

2天

一般为公历5月1日至5日,节前第一个周六(或周日)或节后第一个周六(或周日)调整为工作日

5天

元旦

1天

如逢周三,只在当日放假一天,不调休

如逢周一、周五,则与邻近周末相连,连续放假三天,不调休

如逢周四,则自本周四至周六连续放假三天,本周日调整为工作日

如逢周二,则自上周日至周二连续放假三天,上周六调整为工作日

3天(逢周三休1天)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2008-2024年劳动节的调休安排

年份

调休后天数

节日当日星期

调休方式

2008年-2018年

3天

星期二

4月29日至5月1日为假期,而4月28日的周末假期取消

星期三

4月29日至5月1日为假期,而4月27日、4月28日的周末假期取消

星期四

5月1日至5月3日为假期,而5月4日的周末假期取消

周末

下周一补休

2019年

4天

星期三

5月1日至5月4日为假期,而4月28日、5月5日的周末假期取消

2020年-2024年

5天

星期一

将上上个周日和下一个周六的假日取消,连休4月29日至5月3日

星期三、五、六

将上一个周日和下一个周六的假日取消,连休5月1日至5月5日[10]

星期日

将上一个周日和下一个周六的假日取消,连休4月30日至5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节及纪念日列表[编辑]

法定假日[编辑]

年节及纪念日

日期

放假办法

性质

元旦

公历1月1日

放假1天

全体公民放假

春节

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放假4天

妇女节

公历3月8日

妇女放假半天

部分公民放假

清明节

农历清明当日

放假1天

全体公民放假

劳动节

公历5月1日、5月2日

放假2天

青年节

公历5月4日

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部分公民放假

儿童节

公历6月1日

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半天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放假1天

全体公民放假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公历8月1日

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部分公民放假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放假1天

全体公民放假

国庆节

公历10月1日、10月2日、10月3日

放假3天

其他节日、纪念日[编辑]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提及[编辑]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规定,“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年节及纪念日

日期

由来

法律法规或相关文件

二七纪念日

2月7日

纪念1923年二七大罢工

植树节

3月12日

1929年中华民国行政院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3月12日为植树节

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植树节。[11]

护士节

5月12日

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的生日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即有此节;1950年起,每年庆祝。[12]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具体法律规定。

五卅纪念日

5月30日

纪念1925年五卅惨案

七七抗战纪念日

7月7日

纪念1937年卢沟桥事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3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投降条约上签字。1945年国民政府规定自次年起每年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告,改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13]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延续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国务院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教师节

9月10日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同意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14]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规定:“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九一八抗战纪念日

9月18日

纪念1931年九一八事变

记者节

11月8日

以1937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成立日11月8日为记者节[15]

国务院2000年正式批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11月8日定为“记者节”[16]。

其他全国性主题年节及纪念日[编辑]

年节及纪念日

日期

首次

由来

法律法规或相关文件

中国人民警察节

1月10日

2021年

110警务热线

2020年7月,国务院同意公安部请示,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17]。

全国爱耳日

3月3日

2000年

双耳形状“33”

1999年,国务院十部委局联合发出通知,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1996年

1996年,国务院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的通知》,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4月15日

201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18]

中国航天日

4月24日

2016年

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日

2016年3月,国务院同意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请示,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

中国旅游日

5月19日

2011年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全国助残日

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199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5月30日

2017年

2016年11月,国务院同意中国科协、科技部请示,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20]。

全国爱眼日

6月6日

1996年

1996年,国务院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2006年

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7年起,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全国低碳日

每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

2013年

2012年9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将每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

全国土地日

6月25日

199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日

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确定为全国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

中国航海日

7月11日

2005年

郑和下西洋纪念日

2005年4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5年起,将每年7月11日设立为“中国航海日”。

全民健身日

8月8日

2009年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日

2009年1月7日,国务院同意国家体育总局请示,批准设立“全民健身日”[21]。2021年的《体育法》(修订草案)曾考虑将8月8日定为国家体育节。[22]

全国生态日

8月15日

2023年

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23]。

中国医师节

8月19日

2018年

2017年11月,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计生委请示,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24]。

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当日

2018年

2018年6月,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请示,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25]。

全民国防教育日

每年的九月第三个星期六

2001年

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

全国爱牙日

9月20日

1989年

1989年,国务院九部委联合发出通知,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公民道德宣传日

9月20日

2003年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日

2003年9月11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将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烈士纪念日

9月30日

2014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规定每年9月30日,即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为烈士纪念日,并且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老年节

农历九月初九

2013年

重阳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全国消防日

11月9日

1992年

消防报警电话“119”

1992年,公安部发出通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119消防宣传日”(全国消防日)。

全国交通安全日

12月2日

2012年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2012年11月,国务院同意公安部请示,自2012年起,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26]。

全国法制宣传日

12月4日

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日

2001年《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27]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

2014年

纪念1937年至1938年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临时假期[编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9月3日至5日调休放假,共3天[28])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附法定纪念日)[编辑]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情况,列举部分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并附列纪念日:

自治区[编辑]

自治区

节日

节日日期

法定假日

调休天数

相关法规

备注

西藏自治区

藏历新年

藏历元月一日[29]

3天

单独调休为7天,或与春节合并调休为10天

[30]

雪顿节

藏历六月三十日[31]

3天

7天

[30]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公历3月28日[32]

宁夏回族自治区

开斋节

伊斯兰历10月1日

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放假2天

[33]

古尔邦节

伊斯兰历12月10日

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放假2天

[3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肉孜节

伊斯兰历10月1日

全区各族干部职工放假一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2011年12月23日修改,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即开斋节

古尔邦节

伊斯兰历12月10日

全区各族干部职工放假三天

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日

全区公民放假两天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地级市[编辑]

自治区

地级市

节日

节日日期

法定假日

调休天数

备注

西藏自治区

日喀则市

农事新年

藏历十二月一日

全市公民放假3天

单独调休为7天,或与春节合并调休为10天

后藏地区传统节日

自治州[编辑]

截至201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30个自治州,其中22个州通过自治条例规定了该州全国假日之外的公众假期,其中仅设立“自治州成立纪念日/自治州建州纪念日”为公众假期的州有9个,设有民族传统节日公众假期的有13个州。其中除德宏州的阔时节、阿露窝罗节为部分群众放假外,其他节日都为全州放假。

没有另行规定法定假日的自治州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两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五个州。

省份

自治州

节日

节日日期

法定假日

调休天数

相关法规

备注

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自治州成立纪念日

公历9月3日

一天

不调休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3年修正本)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自治州成立纪念日

公历8月19日

两天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建州纪念日

公历1月2日

一天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6年修正本)

藏历新年

藏历1月1日

三天

藏族传统节日

羌历新年

农历10月1日

三天

羌族传统节日

甘孜藏族自治州

建州纪念日

公历11月24日

三天

不调休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6年修正本)

通常称“建州节”

藏历新年

藏历1月1日

三天

与春节合并调休

[34] 藏族传统节日

凉山彝族自治州

自治州成立纪念日

公历10月1日

一天

10月8日一天

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7年修正本)

通常称“州庆”

彝族年

公历11月20日

公历11月20日-22日三天

七天

彝族传统节日

火把节

农历6月24日

农历6月24日-26日三天

七天

彝族传统节日

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建州纪念日

公历7月23日

公历7月23日-24日两天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6年修正本)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建州纪念日

公历8月8日

一天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6年修正本)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自治州成立纪念日

公历5月1日

两天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6年修正本)

云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

自治州成立纪念日

公历4月15日

公历4月15日-17日三天

五天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火把节

农历6月24日

农历6月24日-26日三天

五天

彝族传统节日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建州纪念日

公历11月18日

公历11月18日-20日三天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4年修正本)

矻扎扎节

两天

哈尼族传统节日

火把节

两天

彝族传统节日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建州纪念日

公历4月1日

公历4月1日-3日三天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5年修正本)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建州纪念日

公历1月23日

公历1月23日-25日三天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4年修正本)

泼水节

三天

傣族、德昂族传统节日

大理白族自治州

自治州成立纪念日

公历11月22日

公历11月22日-23日两天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20年修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三月街民族节

农历3月15日

农历3月15日至17日三天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建州纪念日

公历7月23日

公历7月23日-24日两天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5年修正本)

泼水节

两天

傣族、德昂族传统节日

目瑙纵歌节

两天

景颇族传统节日

阿露窝罗节

本民族及其聚居区干部群众放假2天

阿昌族传统节日

阔时节

傈僳族传统节日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自治州成立纪念日

公历8月23日

公历8月23日-25日三天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5年修正本)

阔时节

三天

傈僳族传统节日

迪庆藏族自治州

自治州建州纪念日

公历9月13日

三天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6年修正本)

藏历年

三天

甘肃省

临夏回族自治州

开斋节

三天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11年修正本)

穆斯林传统节日

宰牲节

三天

自治州成立纪念日

公历11月19日

一天

甘南藏族自治州

自治州成立纪念日

公历10月1日

一天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10年修正本)

藏历年

三天

青海省

海南藏族自治州

自治州成立纪念日

公历8月1日

一天

海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5年修正本)

藏历年

一天

海北藏族自治州

自治州成立纪念日

公历8月9日

一天

海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4年修正本)

黄南藏族自治州

自治州建州纪念日

公历10月15日

一天

黄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4修正本)

玉树藏族自治州

建州纪念日

公历7月23日

公历7月23日-24日两天

玉树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2005年修正本)

海南省

三亚市[a]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一天

《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黎族、苗族传统节日

自治县[编辑]

所在省份

自治县

节日

放假居民

节日日期

法定假日

相关法规

备注

河北省

青龙满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5月10日

一天

青龙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9年8月28日)

丰宁满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4月24日

一天

丰宁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9年12月24日)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6月29日

一天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6年9月28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宽城满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6月29日

一天

宽城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11年5月26日)

孟村回族自治县

开斋节

回族公民

一天

孟村回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8年12月12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11月30日

一天

大厂回族自治县

开斋节

全县

一天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10月5日

每十年一天

辽宁省

岫岩满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5月20日

不放假

岫岩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91年5月25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清原满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6月29日

不放假

清源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95年7月28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宾满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6月7日

不放假

新宾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92年12月19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颁金节

不放假

农历10月13日

不放假

满族传统节日

宽甸满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7月7日

不放假

宽甸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99年9月23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本溪满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9月7日

不放假

本溪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96年7月28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桓仁满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9月7日

不放假

桓仁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12年7月30日)

颁金节

不放假

农历10月13日

不放假

满族传统节日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4月7日

不放假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88年3月17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每十年9月1日庆祝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4月1日

不放假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88年3月17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吉林省

伊通满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8月30日

不放假

伊通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92年7月13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9月1日

不放假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7年7月27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9月15日

一天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91年5月9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黑龙江省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9月1日

不放假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5年6月24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浙江省

景宁畲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12月24日

不放假

景宁畲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5年6月24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湖北省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12月12日

一天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2年5月31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12月8日

一天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3年4月2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云南省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4月15日

一天

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6年5月25日)

火把节

全县

三天

插花节

全县

三天

沧源佤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2月28日

一天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6年5月25日)

佤族新米节

全县

三天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10月16日

一天

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20年7月29日)

泼水节

全县

三天

青苗节

全县

三天

宁蒗彝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9月20日

一天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6年7月28日)

彝族火把节

全县

三天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4月10日

一天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5年5月27日)

三多节

全县

三天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11月27日

一天

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6年3月31日)

白族二月会

全县

三天

普米族吾昔节

全县

三天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11月28日

一天

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6年3月31日)

墨江哈尼太阳节

全县

三天

南涧彝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11月27日

一天

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6年3月31日)

火把节暨南涧跳菜艺术节

全县

三天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11月9日

一天

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6年7月28日)

火把节

全县

农历6月25日

一天

彝族祭祖节

彝族公民

农历2月8日

一天

开斋节

回族公民

一天

圣纪节

回族公民

一天

古尔邦节

回族公民

一天

漾濞彝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11月1日

一天

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20年7月29日)

火把节

全县

依政府(三天)[b]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6月16日

一天

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5年5月27日)

泼水节

全县

三天

葫芦节

全县

三天

新米节

全县

三天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12月15日

一天

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20年3月30日)

民族团结纪念日

不放假

公历12月31日

哈尼族矻扎扎节

依政府

彝族火把节

依政府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3月30日

一天

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7年11月29日)

圣诞节

回族

一天

古尔邦节

回族

一天

开斋节

回族

一天

火把节

彝族

三天

屏边苗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7月1日

一天

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6年7月28日)

苗族花山节

全县

四天

景东彝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12月20日

一天

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5年5月27日)

火把节

全县

三天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全县

公历12月25日

一天

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20年3月30日)

火把节

依政府

泼水节

依政府

海南省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三月三

全县

两天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黎族、苗族传统节日

陵水黎族自治县

陵水黎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乐东黎族自治县

乐东黎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昌江黎族自治县

昌江黎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白沙黎族自治县

白沙黎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五指山市[c]

全市

两天

东方市[d]

一天

特别行政区[编辑]

主条目:香港节日和澳门节日

注释[编辑]

^ 《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第二十六条列明三亚市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

^ 该县自治条例2020年修正案规定按照县政府规定放假,县政府一般放假三天[35]

^ 《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第二十六条列明五指山市、东方市适用本规定。

^ 《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第二十六条列明五指山市、东方市适用本规定。

参考文献[编辑]

^ 1.0 1.1 重磅!明年起法定节假日增加两天. 新浪财经_新浪网. 2024-11-12 [2024-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1-13) (中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 新华网.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9).

^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014-12-16 [2021-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 魏明.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_其他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024-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1-13).

^ 受权发布丨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新华网. www.news.cn. [2024-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9).

^ 全国假日办27日公布3个法定节假日调休备选方案. www.gov.cn.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9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_国务院文件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02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14).

^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2019年劳动节假期安排的通知__2019年第10号国务院公报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02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14).

^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www.gov.cn. [202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17).

^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0年 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9〕1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019-11-21 [2024-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5).

^ 人大常委会关于植树节的决议(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三日通过),人民日报1979年2月24日,第1版

^ 庆祝护士节 全市护士今日集会,人民日报1950年5月12日,第3版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告 抗日战争胜利日改定为九月三日,《人民日报》1951年8月14日,第1版

^ 人大常委会决定 九月十日为教师节,人民日报1985年1月22日,第1版

^ 《记者节的由来》,《人民日报》2000年8月11日,第4版

^ 我国新闻工作者将有自己的节日 十一月八日定为“记者节”,《人民日报》2000年8月11日,第4版

^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批复. 国函〔2020〕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0-07-11 [202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中文(中国大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主席令第二十九号). 政策> 法律法规>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5-07-01 [2022-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30) (中文(中国大陆)). 第十四条 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批复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www.gov.cn. [202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批复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www.gov.cn. [202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 国家体育总局宣布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www.gov.cn. [2023-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9).

^ 央视网. 体育法修订草案:拟定每年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 news.sina.com.cn. 2021-10-19 [202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 庞博.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8月15日为全国生态日_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023-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9).

^ 人民日报. 国务院批复同意 每年8月19日为“中国医师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7-11-21 [202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6) (中文(中国大陆)).

^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 国函〔2018〕8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0-07-11 [2020-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中文(中国大陆)).

^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的批复(国函〔2012〕195号)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www.gov.cn. [202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 www.gov.cn. [202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 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www.gov.cn.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 藏历新年,新华网,2005-05-09. [2010-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5).

^ 30.0 30.1 国家民委:西藏自治区将藏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日. www.gov.cn. [2014-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 雪顿节,新华网,2005-05-09. [2010-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7).

^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www.gov.cn. [2014-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 33.0 33.1 宁夏公布今年节假日安排 比全国法定节假日多放4天,宁夏日报2010年1月4日. [2010年6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9月26日).

^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1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

^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71-彝族火把节. 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8-02-05 [2022-04-01].

参见[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

节日

两岸四地节假日列表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日与公众假期全国性法定节日黄金周

春节

国庆节

小长假

新年

清明节

劳动节

端午节

中秋节

特定人群假期

妇女节

青年节

儿童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无假期设置

二七纪念日

五卅纪念日

七七抗战纪念日

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

九一八纪念日

教师节

护士节

记者节

植树节

少数民族习惯节日(少数民族地区放假)自治区假期

藏历新年

雪顿节

宰牲节(古尔邦节)

开斋节(肉孜节)

三月三

自治州假期

藏历新年

羌历新年

彝族年

火把节

矻扎扎节

泼水节

三月街民族节

目瑙纵歌节

阿露窝罗节

阔时节

宰牲节

开斋节

农事新年(日喀则市)

工布新年(林芝市)

自治县假期

开斋节

颁金节

火把节

插花节

新米节

泼水节

青苗节

三多节

二月会

吾昔节

太阳节

祭祖节

圣纪节(圣诞节)

古尔邦节

葫芦节

矻扎扎节

花山节

无假期设置

普兰新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查论编 香港节日与公众假期目前

元旦

农历新年

清明节

耶稣受难节

耶稣受难节翌日

复活节星期一

劳动节

佛诞

端午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

中秋节翌日

国庆日

重阳节

圣诞节

圣诞节后第一个周日

已取消

英王寿辰

重光纪念日

抗战胜利纪念日

和平纪念日

澳门特别行政区查论编 澳门节日与公众假期目前

元旦

农历新年

耶稣受难日

复活节前日

清明节

佛诞节

劳动节

端午节

中秋节翌日

国庆日

重阳节

追思节

圣母无原罪瞻礼

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

冬至

圣诞节前日

圣诞节

已取消的葡治时期的节日

自由日

葡国日、贾梅士日暨葡侨日

澳门市日

共和国日

海岛市日

光复节

查论编亚洲各国家和地区节日联合国会员国

阿富汗

亚美尼亚

亚塞拜然

巴林

孟加拉国

不丹

汶莱

柬埔寨

中华人民共和国

赛普勒斯

埃及

格鲁吉亚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日本

约旦

哈萨克斯坦

朝鲜

韩国

科威特

吉尔吉斯斯坦

寮国

黎巴嫩

马来西亚

马尔地夫

蒙古

缅甸

尼泊尔

阿曼

巴基斯坦

菲律宾

卡塔尔

俄罗斯

沙乌地阿拉伯

新加坡

斯里兰卡

叙利亚

塔吉克斯坦

泰国

东帝汶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阿联酋

乌兹别克斯坦

越南

叶门

联合国观察员国

巴勒斯坦

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阿布哈兹

中华民国(台湾)

北赛普勒斯

南奥塞梯

属地和其他特殊政区

圣诞岛

科科斯(基林)群岛

香港

澳门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历史年表

开国大典

抗美援朝

西藏和平解放

54年宪法

三年困难时期

中苏交恶

中印边境战争

文化大革命

尼克松访华

唐山大地震

粉碎四人帮

改革开放

82年宪法

八六学潮

六四事件

香港回归

取缔法轮功

澳门回归

非典疫情

汶川大地震

北京夏季奥运会

上海世博会

中美贸易战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

动态清零

北京冬季奥运会

白纸运动

地理自然环境疆域

地理极点

边界线

边境口岸

海岸线

领海基点

领土争端

区域划分

行政区划

气候

地质

自然灾害

地形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谷地

峡谷

山脉

山峰

火山

洞穴

沙漠

草原

半岛

海湾

岛屿

水文

河流

湖泊

瀑布

湿地

海洋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环保

环境

国家公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UNESCO生物圈保护区

动物

植物

政治法治经济政治

政党

中国共产党

总书记

政治局

民主党派

党和国家领导人

国家机构

人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国家主席

国家副主席

政府

国务院

总理

副总理

政协

全国政协

公务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象征

国歌

国旗

国徽

首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选举

任期制

废除终身制

军事

中央军委

解放军

武警

民兵

外交

人权

政治宣传

审查制度

网络审查

新闻自由

宗教自由

法治

法制史

宪法

法律

国籍法

选举

监察机关

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经济

经济史

改革开放

经济特区

工业

工业史

农业

旅游

能源

金融

央行

货币

银行业

国内生产总值

外国援助

对外援助

电信

交通

高速公路

铁路

高铁

机场

港口

运河

科技

人口社会文化人口

生育率

计划生育

失业率

移民

民族

列表

城市化

城市列表

社会

新三座大山

社会问题

犯罪问题

贪污问题

自杀问题

贫困问题

人口贩卖

恐怖主义

教育

高等学校

医疗卫生

艾滋病

食品安全

列表

语言

公众假期

性小众权益

同性婚姻

性文化

社会关系

福利

时区

居民供水

民主运动

维权运动

文化

考古学

档案

美术

电影

舞蹈

音乐

图书馆

文学

媒体

报纸

广播

电视

哲学

宗教

体育

武术

饮食

历史

茶文化

酒文化

烟草

世界遗产

园林

概述

相关文章